【淮矿重评】以最严管理、最严措施、最严作风坚决实现年底前安全生产
发布日期:2023-11-08 浏览次数:150
11月5日,信湖煤矿815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出水,所有人员已全部撤离井下,集团公司正在研究制定水害治理方案。集团上下要深刻吸取教训,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是淮北矿业集团第一风险”思想,认真落实好《淮北矿业集团关于切实加强年底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最严的管理、最严的措施、最严的作风抓安全保安全,坚决实现年底前安全生产。
严管理,要行动上真执行,抓早抓前抓主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动上真执行,首先要“动”起来,而且要“主动”行动,“主动”执行。主动和被动,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事后的反应再迅疾,也比不上未雨绸缪。用积极的态度,以防范的意识,对隐患和问题抓早、抓小,把管理做在前、做到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就能变亡羊补牢为防患未然,从而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主动抓安全,安全就主动”。行动上真执行,关键要“真”起来,不搞雨过地皮湿,不能治标不治本。抓执行重在抓问题,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成效的试金石。要聚焦本系统本单位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聚焦制约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舍得下深入调研的“真功夫”,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确保安全的“真办法”,逐条逐项、对账销号做到“真落实”。各单位要严字当头、实字着力,抓常抓长、久久为功,行动起来、执行下去,真正把安全管起来,把安全发展的效果管出来。
严措施,要坚持“三铁”精神 ,齐抓共管保安全。安全工作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安全措施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抓好安全生产是年底前摆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要以“三铁”精神抓安全,从“零”出发、向“零”奋进。要在“深”字上下实功,做到深入研究、抓在具体。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及时发现基层单位、生产一线的难点堵点,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更好推动解决问题、保证安全。要在“准”字上出实招,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要根据本单位特点,准确把握安全生产规律,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厘清各自承担的任务,细化工作分工、量化目标要求,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有效落实。要紧盯最薄弱、最不托底的环节,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一风险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要在“狠”字上求实效,做到动真碰硬、攻坚克难。要施重压、下重手、敲重锤,狠下功夫对长期存在的风险隐患“开刀”、狠下决心向积存已久的顽瘴痼疾“亮剑”,坚决纠治“宽、松、软、散、懒、推、怕、拖”等不良风气,坚决防止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交出一份合格的“安全答卷”。
严作风,作风上真转变,向作风要安全。作风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无形力量。实践充分证明,作风决定作为,作风影响成效。严细实精作风是抓好安全工作的“牛鼻子”。严作风贵在察真情。安全工作不能弄虚作假,来不得任何大话、空话和假话。抓安全要直面问题不遮掩,实事求是抓整改,做到把问题摆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担起来,脚踏实地堵塞安全管理漏洞。重在动真格。安全工作环环相扣,假如每个环节有九成九的把握,那么最后的安全概率一定是不合格。抓安全要破除“老好人”思想,敢于动真碰硬,当好“黑脸包公”,真正让制度“长牙”,规矩“带电”,形成“震慑效应”。成在出真招。“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要坚决摒弃“差不多”思想,以“马上办”的行动干事,以“钉钉子”的精神,向最难处攻坚,向最痛处发力,做守土尽责的“安全卫士”,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安全工作永无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集团上下要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动真碰硬的工作作风,集众智、聚合力、出真招,打赢安全生产这场硬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