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矿重评】坚决把职工心声作为第一声音
发布日期:2024-06-28 浏览次数:222
群众呼声是践行为民宗旨的“第一信号”。6月24日,淮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良才在2024年下半年信访工作会暨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启动会上强调:“要提高站位抓信访,用心用情解民忧,攻坚拔寨破难题,旗帜鲜明严问责,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矿区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民生工作。
淮北矿业集团历经六十余载栉风沐雨,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代代干部职工的聪明智慧和辛勤付出,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要想让职工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就要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答好民生“必答题”,激荡起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前进动力,才能扬帆破浪,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职工的“微心愿”是服务的“简答题”。一直以来,集团密切关注职工“衣食住行”的烦恼,“酸甜苦辣”的倾诉,努力把职工“期盼的事”变成企业“要干的事”。提升职工安全系数、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增加职工收入......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兑现,让职工的获得感可感可及。如何做好“民声呼应”?意如其名,就是要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把职工呼声作为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对职工群众的“心上事”上点心、用点心,牢固树立“解决”比“解释”更重要的理念,快受理、快核查、快处置、快整改、快报告、快回访职工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用心用情办好年度民生实事,兑现庄严承诺,让职工看到变化就在眼前,切实增强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惠民的“微服务”是幸福的“必答题”。党员干部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要清楚角色定位,多到基层转一转,找一找服务短板。关心关注权益保障、工伤“三违”、工资社保、后勤服务、困难帮扶等热点问题,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做职工的“贴心人”。要多到职工身边唠一唠,问一问职工需求。落实党委书记每周公开接访、领导干部阅批职工来信,基层党支部“三进”等制度,面对面问需于民、心贴心问计于民,认真梳理民生需求清单,寻找服务方法和解题思路,用“周到服务”书写“幸福答卷”,做职工的“暖心人”。要多到现场看一看,听一听民生成效。深入践行“您的满意,我的标准”服务理念,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和“群众满意”上,以职工是否满意检验服务质效,做职工的“心上人”。
实干的“微实事”是民生的“赶考题”。要压实责任,集团分管信访工作、民声呼应工作领导要牵头抓总、系统谋划,定期分析研判信访工作形势,研究解决民声呼应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当好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两级工会要旗帜鲜明为职工撑腰,严格执行《淮北矿业集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十条红线》,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亲自协调职工呼应的突出问题,用干部“实干指数”换职工“幸福指数”;要抓住重点,坚持解决问题和依法打击两手抓、两手硬,对职工通过民声呼应平台反映的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办理,结合集团上下正在开展的“小微腐败”大清扫和职工维权大整治专项行动,对于职工反映的克扣截留、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公开查办、顶格问责,让职工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架起民意“连心桥”,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把服务办到职工群众心坎上。要深化民声呼应平台使用,确保职工诉求件件有着落,反映事事有结果,用“民声呼应”回应“民声”、造福“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