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NG28.666(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听风)清明缅怀

发布日期:2024-04-04 浏览次数:355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读起晏殊的这句词时已是清明时节。

清明,是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孟浩然笔下的“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是白居易笔下的“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清明是抚今追昔、寻找精神之根的节点,于己,是缅怀、追思故人的表达,于家,是追溯源脉的寻根之行,于国,是缅怀英烈、追思历史的时刻。年年清明,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一路的坎坷,一路的芬芳,浩浩五千年的中国史卷,蕴含着这个伟大民族的精髓,而清明节,正是这些精髓的书签。岁岁清明,需要我们缅怀的事物随岁月递增,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被我们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我们能永恒铭记的无非在静好的岁月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直被传诵。他们的无畏和风险精神万古长青。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时常带孩子一起走进纪念馆,又或是拿起书本缅怀革命先辈,忆往昔峥嵘岁月,任灵魂在金戈铁马中穿梭,品味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清明至,怀亲人。我们感念他们给我们生命,教我们做人,也从他们的家训、叮咛和嘱托中不断校准前行的方向。清明至,祭英烈。祭奠英烈、追思英雄,是为了铭记他们、学习他们,更是为了不负他们,凝聚迈向未来的力量。(计量与检测中心  李冬冬  阡陌编辑)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7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