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关怀在石化行业行稳致远
发布日期:2023-10-14 浏览次数:424
近日,在上海化工区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2022年度责任关怀年度报告发布会上,一批专业协会、化工园区、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首次集中发布了各自的责任关怀报告。这标志着责任关怀工作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处于具体行动和全面推进阶段。
已形成广泛共识
石化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栾炳梅介绍,2022年,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责任关怀理念已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中国特色的责任关怀推进机制基本建立;组织架构已建立健全;责任关怀“1+6+X”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责任关怀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知。
截至2022年底,共有7家化工央企集团、28家专业协会、75家化工园区、77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其中上海化工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长寿经开区、常熟新材料科技园、扬州化学工业区等8家化工园区还自发成立了各自的园区责任关怀工作组织。2022年,新增责任关怀承诺单位160家,其中园区6家。
化工园区助力推进
栾炳梅介绍,化工园区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行业2022责任关怀年度报告》中,栾炳梅重点介绍了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天津南港工业区、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江苏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的经验和做法。如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并把企业责任由“围墙内”扩展到“围墙外”,积极创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致力建设安定和谐、环境友好型科技园。
上海化学工业区企业协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慧冉介绍了上海化工区责任关怀工作的案例和实践。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责任关怀工作的园区,上海化工区已初步构建起园区、企业与周边社区居民和谐发展、成果共享的责任关怀工作格局。园区开创性提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推进、职工参与和社区共建”的责任关怀“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建立了“园区推进“和”企业主体“双轨并行工作机制,成立了社区认知与应急响应、储运安全、污染防治等6个工作组和社区咨询委员会。通过有力的措施,园区关键绩效指标稳中向好:在安全应急上,百万工时可记录损失工时事故率0.4,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职业病发生率0%;生态保护上,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87.48%;成为全国首家健康园区;在科普宣传上,“衣食住行用娱”系列化工科普读物累计发放超过1万册。
企业践行主体责任
企业是践行责任关怀的主体,随着责任关怀理念的广泛传播和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责任关怀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系之中。这从会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发布的责任关怀报告中可见一斑。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刘明松从让生活更美好的化学之道、让化学更绿色的发展之道、让发展更安全的管理之道及让社会更和谐的责任之道等角度,对报告框架进行了全面介绍。刘明松介绍,公司始终把员工、相关方、社区民众的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视为神圣的职责,以“零伤害、零事故、零排放,建设绿色生态现代化工企业”为目标。报告还承诺,将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力争于2048年实现碳中和,通过技术创新、能源转型、上下游合作,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圣奥化学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高级经理陶静懿介绍说,圣奥化学致力于促进全球聚合物添加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SCI-MAN 2030”倡议、“拥抱‘双碳’ 迈向蔚蓝”低碳商业模式转型行动计划,加速科技创新,提升智能化水平,紧扣绿色发展脉搏,探索形成了节能降碳、协同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报告还设立了“汲取精神力量,谱写崭新篇章”和“绿色低碳,铺染高质量发展底色”专题,聚焦公司治理、本质安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产品与服务、数字化转型、关爱员工、回馈社区等议题,对圣奥化学2022年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进行阐述,展现了企业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作外资企业代表,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北亚区ESHQ总监季德华发布了《赢创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报告》。据介绍,这是赢创在中国发布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汇集了赢创2020年至今在中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实践,涵盖产品与解决方案、生产运营、员工发展、社会参与等维度。报告提出,赢创公司将扩大产品“可持续手印”,到2030年将下一代解决方案的销售份额提高到50%以上;改善运营足迹,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5%。
与会者同时也表示,责任关怀工作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道阻且长,还需添薪续力。
- 上一篇:协会组织的团体标准研讨会在乌海召开
- 下一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导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