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又是一年清明时
发布日期:2020-04-07 浏览次数:750
工作日下班,每天都会打开幼儿园的小班群,看看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时的教孩子学习。昨天打开后一首古诗《清明》映入眼帘。突然惊觉,今年的清明已悄然而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杜牧的诗,诗句很熟悉,但是,如果不教孩子我还真不知道属于谁的诗,说起来很是尴尬。简单的教了几遍,孩子居然几乎已能背诵,要不说现在的孩子聪明呢!现在想起来,当初自己上学的时候,简单的四句诗句都感觉背起来很难,生怕老师提问自己。自愧不如的同时,也很是欣慰。难道时代在改变,人的智商也跟着提升了。
关于清明,听到过不少关于清明的由来以及习俗。但是今年,我还是仔细的去查阅了一下。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春色已浓,阳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气温渐渐升高,正是农耕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而此时也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清明据说还有很多的习俗,身边最常见到的就是清明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了。
因为疫情,今年的清明不能像往年一年随心外出了,踏青也只能带上口罩,去人少的地方感受一下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芬芳。走在上班的路上,田野里到处是盛开耀眼的黄色的油菜花,随风起舞,煞是好看。还有那盛开的桃花,一片一片的在路边,红的、粉的、白的,真的很想到跟前嗅一嗅,感受她的芳香。无奈不能驻足,只能远观。放假有机会还是想去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其实踏青要的是种感觉、仪式感,当然一切以安全为前提。
今年的清明,家属上班,不能回去给爷爷奶奶扫墓了,内心不免有些伤感,从小我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虽说那时家里和爷爷奶奶家只是前后院,可我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一直和奶奶睡。从小爷爷奶奶就很疼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小时候只要不上学,都是奶奶起床做饭去了,我还躺在被窝里,让奶奶拿来想吃的馓子咯嘣咯嘣的享受。小时候上学想要文具的时候,不敢和父母要钱买,爷爷总是能知道我的心思拿钱给我。这样的事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不想一晃竟二十多年过去了,爷爷也已走了十几年,奶奶也有十多年了,他们在的时候我还在读书,没能来得及回报和感恩,现在每每想起,总有些遗憾。
岁岁清明,缕缕相思念亲恩。生活中,很多事很多爱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总是离我们而去,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寄托哀思。虽然不能回去,我想只要心里有他们,他们一定会理解,愿远处飘舞的柳枝能带去我对他们的思念。(文菁 阡陌编辑)
- 上一篇:(家事)“十万个为什么”
- 下一篇:(家事)“败家”熊孩子